❷三个夏天,即三年。晁贯之《墨经·新故》:“凡新墨不过三夏,殆不堪用。”
❸古代乐曲《肆夏》、《韶夏》、《纳夏》的总称。《左传·襄公四年》:“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
❹指农业的夏收、夏种、夏管。
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词条 | 三夏 |
释义 | 三夏 三夏(sān xià) ❶夏季,夏历的四、五、六月。唐无名氏《昭君怨》诗:“关榆三夏冻,塞柳九春寒。”亦指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夏历六月。古乐府《子夜四时歌·夏歌》:“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❷三个夏天,即三年。晁贯之《墨经·新故》:“凡新墨不过三夏,殆不堪用。” ❸古代乐曲《肆夏》、《韶夏》、《纳夏》的总称。《左传·襄公四年》:“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 ❹指农业的夏收、夏种、夏管。 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