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hí • 时
词条 | 时辰 |
释义 | 时辰 时辰(shí chén) 中国的计时单位。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以十二地支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算,夜半十一时至一时是子时,夜一时至三时是丑时,晨三时至五时是寅时,余类推。顾炎武《日知录·古无一日分为十二时》:“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用不废……《左氏传》卜楚丘曰:‘日之数十,故有十时。’而杜元凯注则以为十二时,虽不立十二支之目,然其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晡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后也泛指时刻或时间。 出处:语词卷 • S • shí • 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