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M • mínɡ • 明
词条 | 明心见性 |
释义 | 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mínɡ xīn jiàn xìnɡ) 原为佛教的修行方法。意谓“心”可转变,性则永在,只要悟了自心本性,就能成佛。宋明哲学家陆九渊、王守仁等袭用这一术语,认为心、性、理都是一个东西。一切存在于“心”中,只要通过内省(明心),就可以认识真理(见性)。 出处:语词卷 • M • mínɡ • 明 明心见性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谓“心”是可以转变的(转迷为悟),但“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只要悟了自心本性(即佛性),就能成佛。对宋明理学有重大影响。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明心见性 佛教禅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谓“心”是可以转变的(转迷为悟),但“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只要悟了自心本性(即佛性),就能成佛。对宋明理学有重大影响。南宋陆九渊和明王守仁等袭用这一术语,认为心、性、理都是一个东西,一切存在于“心”中,只要通过内省(明心)的工夫,就可以认识真理(见性)。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