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bēi  ❶古时宫、庙门前用以识日影及拴牲口的竖石。《仪礼·聘礼》:“上当碑。”郑玄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影),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❷石碑。石上镌刻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代称刻石,以后称碑。如:纪念碑;墓碑。参见“碑碣”。
  ❸为之立碑。陆龟蒙《野庙碑》:“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
出处:语词卷 • B • bēi • 碑
  刻石中的一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聘礼》郑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分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其林,宫庙以石,窆用木。《礼记·檀弓》:‘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非石亦曰碑,假借之称也;秦人但曰刻石,不称碑,后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凡刻石先立石,故知竖石者,碑之本义。”王筠注:“古碑有三用:宫中之碑,识日景也;庙中之碑,以丽牲也;墓所之碑,以下棺也。秦之纪功德也,曰立石,曰刻石;其言曰碑者,汉以后之语也。”树碑用以歌功颂德始于秦代而盛于汉代。在晋代曾严禁立碑。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称:“晋义熙初,裴世期表言:‘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俗敝伪兴,华烦已久,不加禁裁,其敝无已。’则知当日视立碑为异数矣。”故历来晋碑难得。
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名词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