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词条 | 三辅 |
释义 | 三辅 三辅(sān fǔ) 汉景帝前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不久改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辅”。《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后世区划虽时有更改,但直至唐,习惯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杜甫《览物》诗:“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出处:语词卷 • S • sān • 三 三辅 ❶西汉京畿地区三地行政长官统称,亦用以指其所管理的京畿地区。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中元六年改为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的行政事务,因所管辖之地皆为京畿地区,故合称“三辅”。《汉书·景帝纪》:诏“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右内史与主爵都尉为左冯翊、京兆尹、右扶风,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此后政区划分有所更改,但直至唐代,习惯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 ❷十六国前燕慕容儁拜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左长史阳骛为辅义将军,合称三辅。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三辅 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不久改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辅”。《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内史、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后世区划虽时有更改,但直至唐,习惯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总 类 • 总称、地区、通称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