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泛指高处和低处;山泽;天地。《书·舜典》:“帝(舜)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❸犹言增减。《周礼·秋官·司仪》:“从其爵而上下之。”郑玄注:“上下,犹丰杀也。”
❹犹言周旋。韩愈《刘统军碑》:“公为陈方,应变为械,与之上下,寇无所赖,遂至遁败。”
❺表示程度、等级的差异。如:不相上下。《周礼·地官·廪人》:“以岁之上下数邦用。”按此指收成的好坏。《西游记》第十七回:“他就与我打将起来,只斗到这早晚,不分上下。”按此指本领高低。
❻表示约数。犹左右。《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大卿看静真姿容秀美,丰采动人,年纪有二十五六上下。”
❼父母。《南史·刘█传》:“又上下年尊,益不愿居官次,废晨昏也。”又《郭原平传》:“今岁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按原平时父亡母存,则父母中任何一人都可称上下。
❽旧称公差。常见于元明小说。《水浒传》第八回:“上下做甚么?”又:“上下要缚就缚,小人敢道怎的。”
❾僧人互问法名,称“上下”。犹言上一字、下一字。法名一般为两字。又寒暄时请问对方尊长的名字,亦称“上下”。?从高处到低处或从低处到高处。如:山上修了公路,汽车上下很方便。
出处:语词卷 • S • shànɡ •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