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古二等有[r]介音说
释义
上古二等有[r]介音说
上古二等有[r]介音说  音韵学学说。认为上古的二等字具有[r]介音的学说。苏联雅洪托夫(Сергей Евгеньевич Яхонтов,1926— )《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声母》认为上古二等字有[l]介音,其主要根据有:在同一谐声字族中,以[l]起首的字与以其他辅音起首的二等字互为声符,如“录∶剥”“监∶蓝”;同一个二等字有[l]和其他声母的异读,如“鬲”[liek]、[kek];在亲属语言中,二等字有[l]或[r]介音,如“马”,缅甸语mraŋ,“江”,泰语khloŋ,“甲”,藏语khrab。因此,“声母为[l]的字最初在写法上只跟二等字有联系,而跟一等字无关”,显然这个[l]是二等字的介音。以后其他学者继续指出,根据亲属语言的比较和早期汉语借词和译音,中古来母[l]在上古是[r],例如“蓝”(靛青),藏文rams,泰文graam,“立”,缅文rap(地位,所在),嘉戎语karjap;中古喻四声母[j]在上古是[l],例如“易”(交换),缅文lee,泰文lek,“乌弋山离”(地名,今译亚历山大),原文是Alexandria,喻四字“弋”对译lex。因此跟来母关系密切的二等介音应该是[r]。
出处:语言学卷 • 音韵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