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言学卷 • 音韵学
词条 | 上古有圆唇舌根音声母说 |
释义 | 上古有圆唇舌根音声母说 上古有圆唇舌根音声母说 音韵学学说。苏联雅洪托夫(Сергей Евгеньевич Яхонтов,1926— )《上古汉语的唇化元音》注意到在谐声字中,合口字只跟合口字谐声,开口字只跟开口字谐声;同时,上古鱼阳、之蒸、支耕韵部合口字只出现于舌根声母,而不出现于舌尖声母,如有“光”[kwɑŋ]却没有[twɑŋ],但是在祭元、脂文、至真韵部中,合口字却可以出现于所有声母,如既有“管”[kwɑn]也有“短”[twɑn];另外,鱼阳、之蒸、支耕韵部的开合口字可以互相押韵,但是在祭元、脂文、至真韵部中,则舌根声母合口字一部分只跟合口字押韵,另一部分只跟开口字押韵。由此,他把上古韵部分为四类(T代表舌尖声母,K代表舌根声母,P代表唇音声母,N代表舌尖韵尾,NG代表舌根韵尾和零韵尾,O代表唇化主元音,E代表非唇化主元音,W代表合口介音,带括号表示无音位意义):(a) TONG,KONG,PONG;(b) TENG,KENG,KWENG,P(W)ENG;(c) TWEN,KWEN(部分音节),P(W)EN(部分音节);(d) TEN,KEN,KWEN(部分音节),P(W)EN(部分音节)。并且指出,c组之所以不跟d组互相押韵,必定是因为c组的合口成分不是介音,而是主元音;b组和d组的合口成分只影响到每组内部的谐声,而不影响到押韵,这说明合口成分是舌根声母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替b组和d组的舌根声母构拟了圆唇舌根音[k 出处:语言学卷 • 音韵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