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帝
释义
上帝
上帝shànɡ dì  ❶天帝。《诗·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汝)。”
  ❷帝王。《后汉书·李膺传》:“顷闻上帝震怒,贬黜鼎臣。”李贤注:“上帝谓天子。”
  ❸基督教所信奉崇敬的神。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并主宰着世界。
出处:语词卷 • S • shànɡ • 上
上帝  也称“天”。儒教信奉的最高神。周代以前,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最高神一般单称帝,和人间君主称号相同,应是人间君主的抽象和升华。周初或称“帝”:“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大雅》),或称上帝:“上帝居歆”、“上帝板板”(《诗·大雅》)。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秦国开始祭自己的先祖白帝少昊,认为少昊是上帝之一,后来又祭青、黄、赤帝。秦始皇统一,仍以白、青、黄、赤帝为上帝。汉初,以白、青、黄、赤、黑五帝为上帝,五帝原本是传说中的人间君主,汉武帝时,以太一神为最尊贵的天神,居五帝之上。西汉末年,汉平帝采纳王莽、刘歆等89位儒者建议,称上帝为“皇天上帝太一”。东汉初,称上帝为皇天上帝。三国魏称上帝为皇皇帝天,吴称上帝为皇皇后帝,蜀汉仍称皇天上帝。西晋建立,称上帝为昊天上帝。南朝梁,又称上帝为天皇大帝。北朝末年,称上帝为昊天上帝。隋统一全国,定上帝号为昊天上帝,此后直到清亡成为上帝定称。两汉之际,纬书以北极星为上帝,名耀魄宝,称昊天上帝或太一。郑玄采纳纬书意见,也认为昊天上帝就是北极星,也称皇天上帝。居紫微宫,太微宫中五帝座星就是五帝,五帝也是上帝。所以上帝有六位。唐初,采汉儒《诗经》传注:“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认为“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通典》卷四十三),否定郑玄说。宋儒程颐认为,天、上帝、理是同实异名的概念:“以形体言之谓之天,以主宰言之谓之帝,以功用言之谓之鬼神,以妙用言之谓之神,以性情言之谓之乾。”(《程氏遗书》卷二十二)又说:“天者,理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程氏遗书》卷十一)程颐的说法成为宋明理学上帝观的定说。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它可以赏善罚恶。君主除按规定对上帝进行祭祀以外,国家每有大事,还随时祭告上帝,或祈求庇佑。参见“天”。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神 祇
上帝God  基督教所信奉崇敬的神。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并主宰着世界。古汉语原有“上帝”一词,意为“天帝”、“天神”。明末天主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上帝和天主译称该教信奉之神。利玛窦《天学实义》(亦作《天主实义》)中上帝与天主相通用。冯应京《天主实义序》:“天主何,上帝也。”后一度不用“上帝”,一般译称“天主”。19世纪初新教传入中国后,亦曾以“天主”、“上帝”、“神”等译称该派信奉之神,而以采用“上帝”者较多。此后,“天主”遂成为中国天主教所用的称谓,“上帝”成为中国基督教新教所习用的称谓。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信仰、教义、神学、思潮
上帝YHWH  犹太教信奉的唯一真神,最高的存在,具有超越时间、空间,永存实有的属性。犹太教认为,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超越于自然和人类世界;上帝全知全能,充溢天地,不受时空和环境的限制;上帝是最高的立法者,主宰自然和历史的发展,审判所有人的行为并奖善惩恶;上帝独一无二,是唯一应受崇拜者,而一切形式的偶像崇拜均应禁绝。上帝虽为万王之王,但仍以犹太民族为特选子民,与他们立约,而他们必须遵奉托拉,包括成文和口传律法,并为全世界的获救经受考验。《希伯来圣经》中上帝有多种称谓,但确定无疑的应为YHWH,即“自有永有”的“永存者”,据近代学者考证,应读作“雅赫维”。犹太人读经时,一般代称“吾主”(Adonãi)、“该名”(Hashem),或称“临在者”、“亘古常在者”等。
出处:宗教卷 • 其他宗教 • 犹太教 • 信仰、教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