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词条 | 城南书院 |
释义 | 城南书院 城南书院 原址在湖南长沙南门外妙高峰下。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浚知潭州,张栻随父侍,始建。有丽泽堂、书楼、蒙轩、卷云亭、月榭、听雨舫、纳湖等,称“城南十景”。张浚书“城南书院”额。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自闽来访,相与会讲于岳麓、城南二书院,咏“十景”。后屡有兴废,其地为高峰寺。清康熙末修复。雍正十一年(1733年),与岳麓并列为省城书院,共享帑金。乾隆十年(1745年),巡抚杨锡绂移建于城内天心阁下旧都司署。道光二年(1822年),巡抚左辅等为“远尘俗之嚣,聆清幽之胜,踵先贤之迹,兴尚友之思”,迁回妙高峰故址,修南轩祠以祀张栻,辟六斋,增购图书,规模视昔十倍,为通省肄业之地,而与岳麓书院等。何绍基、郭嵩焘、王先谦等先后主院。讲学多汉宋并重,尤重经济之学。造就人才辈出,如曾国藩、黄兴等。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改中路师范学堂。1912年改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