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城市地理学
词条 | 城市体系 |
释义 | 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 亦称“城镇体系”。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合。其特点有:(1) 整体性。即为由城市、联系区域、联系通道和联系流等多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成的有机整体。(2) 动态性。城市体系的形态、规模和结构随着其组成要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3) 开放性。城市体系是一个频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4) 层次性。根据中心城市的规模有不同层次、等级之分。(5) 重叠性。一个城市可成为不同层级城市体系的成员,并充当不同角色。其结构包括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其核心是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不同类型区域对城市体系建设有不同要求。如经济发达的省级行政区和跨省地区,要求建设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而工矿区则适宜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的城镇体系。其类型有金字塔型、多核型、网络型和带状型四种。中国城市体系的建设方针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城市地理学 城市体系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此概念形成于20世纪20—60年代,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系统性、层次性、整体性、有序性、开放性和动态性。 出处:经济卷 • 区域经济学 • 城市经济学 • 城市空间结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