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宋代称居首位的宰相为“上相”。《宋史·职官志一》:“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以承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
❸古代朝廷举行大典时主持礼仪的官员。《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觐会同,则为上相。”
❹古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曰上相。”
❺见“上照”。
出处:语词卷 • S • shànɡ • 上
词条 | 上相 |
释义 | 上相 上相(shànɡ xiànɡ) ❶宰相的尊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 ❷宋代称居首位的宰相为“上相”。《宋史·职官志一》:“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以承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 ❸古代朝廷举行大典时主持礼仪的官员。《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觐会同,则为上相。” ❹古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曰上相。” ❺见“上照”。 出处:语词卷 • S • shànɡ • 上 上相 ❶《周礼》称朝廷举行朝觐会同等大典礼仪担任相礼之人。《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觐会同,则为上相。大丧亦如之。”郑玄注:“相,诏王礼也。出接宾曰摈,入诏礼曰相。” ❷汉代以后对宰相或三公的尊称。宋代丞相无定员,仅以尊称首相。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