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考试成绩最优等者。《后汉书·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新唐书·选举志上》:“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
出处:语词卷 • S • shànɡ • 上
词条 | 上第 |
释义 | 上第 上第(shànɡ dì) ❶上等;上等货。《后汉书·梁冀传》:“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 ❷考试成绩最优等者。《后汉书·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新唐书·选举志上》:“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 出处:语词卷 • S • shànɡ • 上 上第 ❶指考试成绩中的第一等。《后汉书·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新唐书·选举志上》:“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 ❷指科举考试被录取,即及第。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张庾》:“明年春,〔庾〕进士上第焉。”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