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词条 | 上经 |
释义 | 上经 上经 唐代明经科考试中对经书地位的分类。即指《老子》与《孝经》。反映唐代宫廷政治斗争需要,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始令明经加试《老子》,一如《孝经》、《论语》,是为贡举中考试《老子》和非儒经在考试中出现之始。仪凤三年(678年)又将《老子》与《孝经》同列为“上经”,要求贡举者“皆须兼通”。武则天称帝后的长寿三年(694年)令贡举人习《臣轨》,停《老子》。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又令停《臣轨》,恢复《老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新注《老子》成,诏天下贡士,减《尚书》、《论语》策一二道,而加《老子》策;二十九年置崇玄学,准明经例开道举,《老子》为必试内容;天宝元年(742年)又规定除崇玄学生外,其他各科所试《老子》宜并停,而以《尔雅》代之。至天宝末道举仍存在,《老子》也始终是必考内容。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