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隐蔽不明;欺瞒。如:暧昧;欺昧。《荀子·大略》:“蔽公者谓之昧,隐良者谓之妒。”
❸愚昧;无知。如:昧于事理。《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❹冒昧。《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楚将平,诸侯将和,楚王是故昧于一来。”参见“昧死”。
❺不了解;不相识。如:素昧平生。颜延之《秋胡诗》:“虽为五载别,相见昧平生。”
❻同“佅”。古乐名。《礼记·明堂位》:“昧,东夷之乐也。”
出处:语词卷 • M • mèi • 昧
词条 | 昧 |
释义 | 昧 昧(mèi) ❶昏暗。《离骚》:“路幽昧以险隘。”引申为目不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 ❷隐蔽不明;欺瞒。如:暧昧;欺昧。《荀子·大略》:“蔽公者谓之昧,隐良者谓之妒。” ❸愚昧;无知。如:昧于事理。《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 ❹冒昧。《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楚将平,诸侯将和,楚王是故昧于一来。”参见“昧死”。 ❺不了解;不相识。如:素昧平生。颜延之《秋胡诗》:“虽为五载别,相见昧平生。” ❻同“佅”。古乐名。《礼记·明堂位》:“昧,东夷之乐也。” 出处:语词卷 • M • mèi • 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