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事件
词条 | 辛亥革命 |
释义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建。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改良派进行尖锐的论争,并在各省和海外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1911年清王朝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反对。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响应,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王朝迅速解体。孙中山于12月回国,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4月孙中山被迫辞职,袁世凯窃取了政权。辛亥革命虽未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历史的闸门。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事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