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礼部试
释义
礼部试
礼部试  俗称“礼闱”。即“省试”、“会试”。唐初,考试取士之权归属吏部,先后由考功郎中、考功员外郎知举。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进士科考试中考生与知举官发生冲突,朝廷以考功郎职位秩低、资望轻难以服众且吏部事冗为由,决定将考试权限移交礼部,并由礼部副侍郎主持,形成礼部选士、吏部任官的格局,历代相沿。礼部试由此得名。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礼部试  科举考试中的一级考试。唐始设。唐代的乡贡举子进京应试,本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主持,至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以考功员外郎资望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始称礼部试或礼闱。因吏部、礼部均属尚书省,又称省试。历代沿袭,科举遂为礼部专职。宋代于英宗后每三年举行一次,解试合格者皆可赴试,考期均在春季。考试合格者由贡院放榜,正式奏明朝廷后参加殿试。金代称省试或会试,元、明、清各朝均称会试,亦别称礼部试。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