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公德
释义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  简称“公德”。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主要指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人格、救死扶伤、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公德与私德相对。前者是指同集体、组织、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后者是指同私人生活和交往有关的道德。但两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可相互影响和转化。
出处:哲学卷 • 伦 理 学 • 原 理
社会公德  亦称“国民公德”,简称“公德”。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与“私德”相对。前者指与集体以至民族、社会、国家有关的道德,包括简单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后者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但两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影响的。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历史的优良道德积累而形成的,为社会中每个成员所应当遵循。它与阶级道德不同,但仍体现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由国家以法律形式宣布,并要求全体国民或公民遵守的行为规范。(2)为社会的公共生活所必需,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公认的公共生活规则。它可以是一种不成文法,也可以是某些公共职能部门所制定的公约、规则。如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救死扶伤、诚实守信、讲究卫生、互相尊重等。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倡导的社会公德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道德社会学
社会公德social morality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用以调节人们之间的普遍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特点是:(1) 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作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2) 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国家、社会团体、机关单位有时甚至可以以国家权力或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予以干预。(3) 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总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保存和发扬其进步的、合理的部分,剔除其落后的、不合理的部分。
出处:心理卷 • 社会心理学 • 群体心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