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信仰、教义、神学、思潮
词条 | 基督中心论 |
释义 | 基督中心论 基督中心论 基督教神学关于耶稣基督在创造和救赎中占有中心地位的理论。与神的中心性相对。强调基督作为人类与上帝共融的唯一中介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超越性。早期教父偏重于论述基督至上、新旧两个亚当以及以基督之名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创造等问题,把道成肉身与人的罪及其救赎联系在一起,为后世的基督学奠定了基础。安瑟伦集早期教父神学之大成,建立系统的基督中心论。从对罪的分析出发,使历史与救赎相联系,以此全面解释基督。其理论得到托马斯·阿奎那的高度评价。此后又产生各种基督中心论。欧洲近代理性哲学的发展带动基督学的哲学化和世俗化,天主教神学的基督中心论因其局限性而遇到危机。在新教神学中,马丁·路德对基督学的发展走向及其与神学的关系提出疑问并表示忧虑。19世纪天主教和新教神学家则分别对之进行再思考,突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为神学与哲学的结合寻找新的出路。20世纪以来的新教神学家中,巴特提出最系统的基督中心论,从上帝的启示和前定论推论出基督学,推动了这一研究。在当代天主教神学家中,马塞尔从“整体的基督”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论证基督是神学的第一个具体对象。德日进则以现实是不断进化的科学观为背景来研究基督,论证基督是运动的中心,他从内部来改造现实世界,他既是被进化者又是进化的推动者。拉纳从人类中心论来探究基督中心论,指出道成肉身使人和基督结合成为人基督,人类学的最终完成是基督学,基督学是人类学的起点和终点。梵二会议神学认为基督不只是完成死和复活后升天而去、等待末日再来,而是一直“以奥秘的方式”“通过圣灵”而留在世上,始终关怀着人类。基督不仅是天国的中心,也是尘世的中心和教会的中心。这一理论填补了传统神学在基督二次降临之间留下的时间空白。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信仰、教义、神学、思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