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基本范畴
词条 | 社会控制 |
释义 |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 亦称“社会约制”。社会通过风俗、习惯、宗教、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社会规范对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施加约束的过程。旨在达到社会和谐和稳定的目的。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社会控制分为不同的模式:(1)广义和狭义模式。广义的社会控制是社会组织所运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是对社会所有成员的行为、价值观念实施规范和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专指对社会越轨行为实施惩罚和教育的过程。(2)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主要按使用奖励手段还是惩罚手段来划分。前者如奖状、奖金、奖章、记功、晋升等;后者如记过、开除、降级、判刑等。(3)硬控制和软控制。根据使用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划分,前者如政权、法律、纪律控制等;后者如社会舆论、社会心理、社会风俗、道德、信仰和信念等。(4)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根据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来划分,前者依靠外在力量实施,后者依靠自我实施。(5)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根据社会控制有无明文规定划分,前者如政权、法律、纪律、各种正式制度、宗教条文;后者如风俗、习惯等。社会控制具有明显的集中性和超个人性,它通过社会组织、社会个人的相互传递、相互影响而起作用。这一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著作《社会控制》中首次使用。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基本范畴 社会控制 美国罗斯著。1901年出版。该书首次从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认为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书中通盘考察了社会秩序的基础,指出了社会控制所必需的条件,论述了美国社会如何才能在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为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出了包括法律、道德、舆论、风俗、习惯、宗教等几十种控制的工具,并分别评述了它们各自的作用。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著 作 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社会通过赏罚、社会化、符号等方式控制个体的行为方式,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主动地去适应所处的社会或群体的过程。基本特点主要有:(1) 从社会控制的本质来看,其具有集中性和超个人性。集中性,指社会控制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特定社会组织的利益和意志,其具体内容和具体手段都服务于社会组织的总体利益和最高意志。超个人性,指社会控制总是以某种社会名义,代表某个社会组织施行控制。这种凌驾于个人之上的超个人性,使它更有力地控制个人。(2) 从社会控制的作用来看,具有依赖性和互动性。依赖性,指社会控制只有依赖于社会实体才能起作用。这些实体包括社会组织、社会个人和传递社会规范内容的信息媒介。互动性,指社会控制通过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起作用。(3) 从社会控制发挥作用的过程来看,具有多向性和交叉性。多向性,指控制主体多方面地将各种信息发射出去。交叉性,指控制主体作为中间环节的多种信息传递媒介,把各种社会精神因素和众多的社会个体相互联系起来,从而使社会控制成为一个多向交叉和多层联结的复杂过程。 出处:心理卷 • 社会心理学 • 人际影响 社会控制 宗教的重要社会作用之一。宗教的教义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可以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信徒发挥思想控制作用。宗教的组织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可以组织群众、管理群众,对信徒发挥行为控制作用。在原始社会后期和阶级社会初期,全社会信奉同一个部落宗教或民族宗教,宗教的社会控制作用是极强的。个人创立的民间宗教产生后,一部分传统宗教的信徒改信新兴宗教,使传统宗教的社会控制力有所降低,但新兴宗教对信徒的控制力也是很强的。近代以来,由于实行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政策,同一社会中信仰不同宗教甚至不信教的人逐渐增多,使宗教的社会控制力进一步降低。但是在那些宗教影响巨大、多数人口信教的社会,宗教的社会控制力仍很大。宗教的社会控制作用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但也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出处:宗教卷 • 宗教学 • 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