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B • bù • 不
词条 | 不祧 |
释义 | 不祧 不祧(bù tiāo) 《礼记·祭法》:“远庙为祧。”帝王家庙中祖先的神主,除始祖外,世数远的要依次迁于祧庙中合祭;不迁移的叫做“不祧”。《宋史·礼志九》:“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大宝,则百世不祧之庙矣。”后用“不祧之祖”或“不祧之宗”比喻创业的人或不可废除的事物。宋育仁《三唐诗品》:“高適达夫,七古与岑一骨,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不祧之祖。”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下》:“迁史不可为定法,固书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迁史,司马迁的《史记》。固书,班固的《汉书》。 出处:语词卷 • B • bù • 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