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说、概念、术语
词条 | 不言之教 |
释义 | 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 道家的政治、教育主张。出于对“自然”、“无为”的追求,反对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为,倡导潜移默化的因势利导。《老子》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主张用“无为”去处事,以“不言”去教导,任由万物生长发展而不人为地为其确定起始点。是为教育的最高境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章)《庄子·德充符》列举讲学而与孔子平分鲁国天下的残疾人王骀故事,宣扬“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说、概念、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