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社会心理学
词条 | 社会认知论 |
释义 | 社会认知论 社会认知论 社会心理学理论。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意即形式或图形,在心理学中通常指模式或完形。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要理解整体的全部性质,就需要“自上而下”地分析从整体结构到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于对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上。认为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并不是简单地接受刺激,而是把外界的刺激组织成简单的、有意义的形式;不管情境显得多么随意和杂乱,人们都会把某种概念应用于它,把某种意义赋予它;对于情境的这种组织、知觉和解释,决定着人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方式。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 亦称“交互作用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的人格理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的性格特质决定于环境因素的看法不同,班杜拉认为个人在行为上所表现的性格特质,主要是在社会情境中经由自己的认知历程所学习到的。班杜拉认为个人、行为和环境彼此间相互作用是人格形成的关键。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学派、理论、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