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伯拉尔
释义
阿伯拉尔
阿伯拉尔Petrus Abaelardus1079—1142  中世纪法兰西经院哲学家。曾在巴黎等地办校讲授哲学。主张“共相”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人们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与共同性的概念,“共相”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心中。针对安瑟伦(Anselmus,1033—1109)的“信仰而后理解”,在《神学导论》中提出“理解而后信仰”。认为理性必先于信仰,教义不能回避争辩。鼓励学生运用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哲学重新解释基督教义。著有《是与否》、《罪与罚》、《自知》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阿伯拉尔Pierre Abélard 1079—1142  中世纪法兰西经院哲学家。曾在巴黎等地办校讲授哲学。反对安瑟伦等人的唯实论观点,认为“共相”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也不赞同洛色林那样的极端唯名论观点,而主张“共相”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是人们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与共同性的概念,他的观点被称为“概念论”。针对安瑟伦的“信仰而后理解”,在《神学导论》中提出一个相反的论点:“理解而后信仰。”强调动机的好坏决定行为的善恶。主要著作还有《是与否》《自知》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人 物
阿伯拉尔Petrus Abaelardus1079—1142  中世纪法兰西经院哲学家。生于法国的南特巴莱德。曾在巴黎等地办校讲授哲学。在其著作《是与否》中,列出158个神学问题,这些问题在《圣经》和基督教神学家所给出的答案中是相互矛盾的。认为分别检验正题和反题是澄清事实、得出有效结论的好办法。他的目的不是反对教会信条,而是克服神学家们多年来在其陈述中的不一致,以使《圣经》的权威观点得到普及。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