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T • tǎ • 塔
词条 | 塔葬 |
释义 | 塔葬 塔葬(tǎ zànɡ) 佛教的活佛、高僧等处理遗体的一种方法。有三种类型:(1)将遗体火化后埋葬在砖塔里。(2)把骨灰盒或部分尸骸放在被称为“灵塔”的“塔瓶”内。(3)将经过药物处理的整个尸体安放在“塔瓶”内。中国内地塔葬很多。如中国少林寺现存有自唐至清千余年间的砖石墓塔220多座。西藏地区早在公元10世纪末的古格王朝就实行塔葬。17世纪末达赖五世死后,开始在拉萨布达拉宫内修建“灵塔”,全部金叶包裹,珠玉镶嵌,装饰极为豪华。嗣后又在宫内相继建立起达赖七世至十三世的“灵塔”,形制基本相同。《旧唐书·杜鸿渐传》:“后病,令僧剃顶发。及卒,遗命其子,依胡法塔葬,不多封树,冀类缁流。物议哂之。” 出处:语词卷 • T • tǎ • 塔 塔葬 佛教中处理活佛、高僧等遗体的一种方法。有三种类型:(1) 将遗体火化后埋葬在砖石塔里。(2) 把骨灰盒或部分尸骸放在被称为“灵塔”的“塔瓶”内。(3) 将经过药物处理的整个尸体安放在“塔瓶”内。中国内地塔葬很多。如河南少林寺现存有自唐至清千余年间的砖石墓塔220多座。西藏地区早在10世纪末的古格王朝就实行塔葬。17世纪末达赖五世死后,开始在拉萨布达拉宫内修建“灵塔”,全部金叶包裹,珠玉镶嵌,装饰极为豪华。嗣后又在宫内相继建立起达赖七世至十三世的“灵塔”,形制基本相同。 出处:民族卷 • 民族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