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光 学
词条 | 塞曼效应 |
释义 |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 置于磁场(约零点几至几特斯拉)中的光源所发射的各谱线,受磁场影响而分裂成几条的现象。谱线分裂后,各分谱线间间隔的大小与磁场强度成正比。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首先发现,故名。由于当时的经典电磁理论只能解释这实验的部分现象,因而历史上分正常与反常塞曼效应两种。在正常塞曼效应中,每条谱线分裂为三条,中间一条的频率不受磁场影响,其他两条的频率则发生与磁场强度成正比的改变。在反常塞曼效应中,每条谱线分裂为三条或更多条谱线,由谱线本身的性质决定。按照量子理论,塞曼效应是由于外磁场方向与原子的动量矩之间夹角不同,使原子得到不同的附加能量所致。实际上反常塞曼效应是原子谱线分裂的普遍现象,正常塞曼效应仅仅是假定电子的自旋动量矩为零,而原子只有轨道动量矩时所有的特殊现象。反常塞曼效应的理论解释,对电子自旋的发现起了重要作用。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光 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