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增减记账法
释义
增减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  以“增”、“减”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方法。其记账规则是“同类业务,有增有减;异类业务,同增同减”。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商业企业中使用,后推广至其他行业。现已停止使用。就科学、严谨性而言,增减记账法不及借贷记账法。
出处:管理学卷 • 会 计 学 • 财务会计
增减记账法  以“增”、“减”为记账符号,以“资金占用=资金来源”为理论基础,直接反映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主要特点是:(1) 以“增”、“减”为记账符号,所有账户都分为增减两方,将会计科目固定分为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大类。无论是资金占用,或是资金来源,只要是数额增加,就记入有关账户的增方,减少就记入有关账户的减方。(2) 以“两类科目记同增同减,同类科目记有增有减”为记账规则。凡涉及资金占用账户和资金来源账户同时增加(或减少)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两类有关账户的增方(或减方);凡涉及资金占用(或资金来源)类账户之间此增彼减的经济业务,则分别记入该类有关账户的增方和减方。(3) 用差额平衡公式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1964年我国商业系统全面推行该法,1993年7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改为借贷记账法。
出处:经济卷 • 会计财务 • 财务会计 • 簿记及其方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