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感教育
释义
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  民国时期教育思潮。倡始于蔡元培1912年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批评清末教育宗旨,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认为教育目的不应限于现实世界改善,更须进于“实体世界”,因美感合美丽与庄严,使人超利害、忘人我,美感教育即为超越现实世界而抵“实体世界”的桥梁。之后,美感教育列入民国教育方针。1917年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分析历史上知识和道德问题已先后独立于宗教,主张“舍宗教而易之以纯粹之美育”,以陶养人的情感臻于高尚纯洁。同时推崇美术的教育作用,呼吁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并提出美育实施的家庭、学校、社会三途径说。1922年李石岑主编《教育杂志》以倡导美育为职志,并发表《美育之原理》,认为美育可涵盖各育,德、智、体、群诸育都是美育中应有之事。遂形成美育的“独立设施”与“附丽诸育”之争。孟宪承《所谓美育与群育》则提出不能以一种教育目标涵盖全部,须确切规定美育的限度。而中华教育改进社以推广美育为务。“六三三”学制公布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拟定的中小学课程纲要,艺术课程的课时量获得明显增加。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美感教育  即“美育”。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原 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