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E • è • 曷
词条 | 曷 |
释义 | 曷 曷(è) 通“遏”。止。《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陈奂传疏:“《荀子》及《汉书·刑法志》引《诗》作遏,遏与曷同。” 另见hé,xiē。 出处:语词卷 • E • è • 曷 曷(hé) ❶何;什么。《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汉书·王褒传》:“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❷何故;为什么。《书·盘庚中》:“曷虐朕民?” ❸盍;何不。《诗·唐风·有杕之杜》:“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❹岂;难道。《后汉书·曹褒传》:“礼云礼云,曷其然哉?” 另见è,xiē。 出处:语词卷 • H • hé • 曷 曷(xiē) 通“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曷鼻巨肩。”司马贞索隐:“曷鼻,谓鼻如蝎虫也。” 另见è,hé。 出处:语词卷 • X • xiē • 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