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亚 洲 • 东南亚
词条 | 东帝汶 |
释义 | 东帝汶 东帝汶(East Timor) 东南亚国家。位于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东南临帝汶海,西北滨翁拜海峡(Ombai)。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Ocussi)地区及附近阿陶罗(Atauro)等小岛。面积14874平方千米。人口117.6万(2012年),78%为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种人),20%为印尼人,2%为华人。官方语言为德顿语和葡萄牙语。94%居民信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首都帝力。境内多山,最高峰塔塔迈劳山(Tata Mailau)海拔2960米。海岸陡峭,岸外珊瑚礁环绕。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水量1200~1500毫米。丘陵地多檀香木,低地生长椰树和桉树。1586年起被葡萄牙占领,称“葡属帝汶”。1613年荷兰人入侵。18世纪一度被英国控制。1859年被葡、荷重新瓜分。1942年曾被日本占领。1951年改为葡萄牙海外省。1975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随即被印度尼西亚占领。197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宣布将东帝汶列为国内一省。1999年举行公民投票,选择自治,脱离印尼统治。2002年5月20日,正式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业人口占90%。咖啡、橡胶、紫檀木称为“三宝”,还产稻米、玉米、椰子、烟草等。牲畜有马、牛、羊。沿海捕捞海参、玳瑁,并产珍珠。有金、锰、铬、锡、铜等矿。帝汶海发现石油,探明储量1.87亿吨(约50亿桶)。工业主要有印刷、制皂、纺织等。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 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亚 洲 • 东南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