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利国家论
释义
福利国家论
福利国家论  研究和倡导“全民福利”的一种资产阶级理论。传播于20世纪初期,盛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为理论支柱,把资产阶级国家描绘成“为全民谋福利”的国家。认为国家应采取适当的赋税政策,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人民生活;并采取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措施,保证“充分就业”和经济繁荣。由此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失业和贫困,实现“全民福利国家”。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福利国家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想理论。主张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英国穆勒最早提出这一思想。1942年,贝弗里奇向政府提出《贝弗里奇报告》,首次明确阐述了这一思想。主要代表人物还包括英国凯恩斯、托尼,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艾德礼。其基本内容是:主张福利国家应当为实现社会福利而采取广泛的实际政策和计划,尤其要关注社会中的贫者和弱者。认为享受福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要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提出福利国家要重视行政理论,注重行政组织建设、行政官员管理和行政执行效率,强调加强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完善行政程序等。现代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论承认资本主义的基本价值,把福利国家看作消除资本主义弊病从而维护其基础的手段;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主张采用渐进改良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把福利国家看作是通往社会主义之路。福利国家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资本主义的面貌。20世纪60、7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随着70年代末西方保守主义抬头,其影响开始有所减弱。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思想 理论 思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