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作品 • 中国
词条 | 曾侯乙编钟 |
释义 |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青铜乐器。钟架南面高273厘米,长335厘米,西面高265厘米,长748厘米,总重2500千克。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共65件,其中钮钟19件,甬钟45件,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所赠镈1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曲尺形钟架上。钟架以黑漆为地,加朱、黄彩色,245个构件可拆装,设计精巧合理。钟筍、钩和钟体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有编号、铭记、标音及乐律。铭文大多错金。钟的鼓部和鼓侧有标音。绝大多数钟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与标示相符。是传世的唯一一套曲尺形编钟。藏湖北省博物馆。 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作品 • 中国 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青铜器。是中国目前数量最多、保存完好、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整套编钟共计65件,出土时依次悬挂在三层漆绘铜木结构的钟架上。上层为3组19件钮钟,体型较小,有方形钮;中层为3组33件甬钟,皆有长柄;下层为2组12件甬钟,体型较大,长枚,钟体饰浮雕式蟠虺纹。另有楚惠王馈赠的一枚镈钟。钟体钲部和鼓部铸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标识器主外,主要标注不同音高的名称,详细记载律名、调式以及曾国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律名、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是研究古代音乐史的宝贵资料。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代表性青铜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