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chī  “螭”的古字。《广雅·释天》:“山神谓之离。”  另见lí,lì。
出处:语词卷 • C • chī • 离
离〔離〕  通“丽”。依附。《汉书·扬雄传下》:“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  另见chī,lí。
出处:语词卷 • L • lì • 离
离〔離〕  ❶分开;分别。如:离别;悲欢离合。《荀子·赋篇》:“日夜合离,以成文章。”
  ❷距离。如:这儿离车站很近;离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❸离婚。如:他们结婚不久就离了。
  ❹分解;圈点。见“离经
  ❶”。
  ❺割取。《礼记·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
  ❻相并;成排。《礼记·曲礼上》:“离坐离立,无往参焉。”
  ❼陈列。《左传·昭公元年》:“公子设服离卫。”杜预注:“设君服,二人执戈陈于前以自卫。”
  ❽经历。《汉书·西域传上》:“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
  ❾八卦之一,卦形为,象征火。又为六十四卦之一,离下离上。《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
  ❿明。《易·说卦》:“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大戴礼记·公符》:“陛下离显先帝之光耀。”
  ⓫通“罹”。遭受。《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⓬通“秜”。稻谷落在地上,第二年生出来的稻。《淮南子·泰族训》:“离先稻熟,而农夫耨之,不以小利伤大获也。”
  ⓭通“缡”。古代女子出嫁系的佩巾。《汉书·外戚传下》:“申佩离以自思。”
  另见chī,lì。
出处:语词卷 • L • lí • 离
  译自梵语Vyatireka,亦称“离作法”或“遮遣”。佛教因明用语。组成异喻体的方法是“离”,即先说与宗的宾辞相反的属性,后说与因相反的属性,表示在异品中完全没有因的属性(“宗无因不有”),因为因(中词)的外延不得越出宗的宾辞(大词)的外延。“离”是存在于宗与因之间的逻辑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如果颠倒运用,就会出现逻辑错误,产生“喻过”。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因 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