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严修 |
释义 | 严修 严修(1860—1929) 中国教育家。字范孙,天津人。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贵州学政。注重经世致用,改贵阳南书院为经世学堂,开贵州新学风气。有感于旧时才俊无法出自八股试帖考试,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上请开经济特科奏折,要求对有专门才能者,无拘资格,量材取用,同于正途,获准施行。戊戌变法后归里,倡办新教育,设家塾,聘张伯苓授英、算、理、化等课。1902年建严氏女塾,1905年又正式开办保姆讲习所并附设幼稚园,均开风气之先。1904年与张伯苓创办敬业中学堂(1907年迁天津南开,后改南开学校)。同年任直隶学校司督办,掌管全省学政。任内创设劝学所、宣讲所,并开办天津模范小学、师范学堂、北洋法政、工艺学堂等。1905年任学部左侍郎,参与制定教育宗旨、奏定女学堂章程等。1909年去职,致力于天津地方文教事业。袁世凯当政,授以参政院参政,并邀任教育总长,均不就任。1919年与张伯苓筹办南开学校大学部,成立南开大学。晚年倡立崇化学会。著有《严氏两世事略》、《蟫香馆书牍》、《欧游讴》、《严修日记》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严修(1860—1929) 中国教育家。字范孙,号梦扶,直隶天津(今天津)人。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曾任贵州学政。注重经世致用,改贵阳南书院为经世学堂。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上请开经济特科奏折,要求对有专门才能者,无拘资格,量材取用,同于正途。戊戌变法后归里,倡办新教育,设家塾,聘张伯苓授英、算、理、化等课。1904年与张伯苓创办敬业中学堂(1907年迁天津南开,后改南开学校)。同年任直隶学校司督办,掌管全省学政。任内创设劝学所、宣讲所,开办天津模范小学、师范学堂、北洋法政、工艺学堂等。1905年任学部左侍郎。1909年去职,致力于天津地方文教事业。1919年与张伯苓筹办南开学校大学部,成立南开大学。晚年倡立崇化学会。著有《严氏两世事略》、《蟫香馆书牍》、《欧游讴》等。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