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 应用气象 • 农业与气象
词条 | 夏至 |
释义 | 夏至 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6月22日或21日,视太阳位置达黄经9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视太阳整天环绕地平线运动,终日不落,俗称“极昼”。夏至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转向南移,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则相反。北半球太阳辐射达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气温继续升高。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由于南方暖湿空气势力较强,与北方频频南下冷空气交汇于江淮流域,形成梅雨带。因雨量大、雨日多,时有阵雨或暴雨,江河水涨,需严防洪涝灾害。因夏季风的强弱各年差异很大,少数年份梅雨短促,雨后天气炎热,预示盛夏伏旱来临。夏至时节,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生长、繁衍,需加强田间管理。华中农谚:“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大田西瓜正是开花结瓜盛期,需防雨防涝,避免幼瓜大量脱落。杨梅成熟,需及时采摘,农谚有“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 应用气象 • 农业与气象 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6月22日或21日,视太阳位置达黄经9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转向南移,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则相反。北半球太阳辐射达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气温继续升高。天文学上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由于南方暖湿空气势力较强,与北方频频南下冷空气交汇于江淮流域,形成梅雨带。常因雨量大、雨日多,时有阵雨或暴雨,江河水涨,需严防洪涝灾害。夏至时节,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生长、繁衍,需加强田间管理。 出处:农业科学卷 • 农业总论 • 农业气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