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外制
释义
外制
外制wài zhì  唐宋以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者为外制,与翰林学士所掌之内制相对。外制指中书门下正规机构所撰拟的诏敕,内制指皇帝主动发出的文告。两种官员总称两制。辽金虽尚存其名,已非旧制。明清则并名称亦不存在。
出处:语词卷 • W • wài • 外
外制  ❶外朝所拟诏书,与“内制”相对而言。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置翰林学士后,翰林学士所撰,直接发自禁中者为内制;中书舍人或他官知制诰者所撰为外制,较内制为轻。外制所拟,为一般诏书,需经门下省,由符宝郎加盖天子之宝。宋代中书所下制命,亦称外制。
  ❷外朝草拟诏书官员的别称。宋代为中书舍人、知制诰、直舍人院统称。明代称知制诰为外制。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