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秀才
释义
秀才
秀才xiù cái  ❶优异的才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雒阳人也……吴廷尉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❷别称茂才。本系通称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篇》。以来成为荐举人员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初置秀才科,在各科中地位最高。贞观中,有举而考试不合格者,地方官以举人不当受处分。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停秀才科。开元中曾再举行,而三十年无登第者。后遂逐渐成为对一般读书人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之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后即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出处:语词卷 • X • xiù • 秀
秀才  ⑴ 亦称“茂才”。其名始见于《管子·小匡》。最初为汉代察举科目之一,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设,是“秀材异等”、“茂才特等”等的简称,原意为特别优秀可堪大任者。西汉时属特科,取中者任官优于孝廉。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并改为岁举之常科。三国魏时复原名,两晋南北朝尤重之。隋代取中者亦不过十数。唐初沿隋制,设为考试常科之一,试方略策五道,据等第叙用。在诸科中地位最高,及第后叙用官阶在明经、进士之上。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通典·选举三》)之规,试者、荐者视为畏途,举试者益寡,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停罢。开元末曾短暂恢复,无人及第。明初重荐举,朱元璋曾取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  ⑵ 生员的俗称。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通称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篇》。汉以来成为荐举人员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初置秀才科,在各科中地位最高。贞观中,有举而考试不合格者,地方官以举人不当受处分。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停秀才科。开元中曾再举行,而三十年无登第者。后遂逐渐成为对一般读书人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之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后即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