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词条 | 个人意识 |
释义 | 个人意识 个人意识 与“社会意识”相对。“个人意识”指表现在个人身上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社会意识”指社会精神现象的统称或总和。各种社会观点、思想理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理想、目的和自觉性,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直接自发产生的悲欢苦乐的情感、志趣、风尚、习惯等社会心理现象,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科学地揭示了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个人意识是个人自身实践(包括与人交往)的产物,是对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利益的反映,并为个人的生活服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社会存在决定,并随着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经济生活的改变而发展。在阶级社会里,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都具有阶级性。在政治上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社会思想和社会心理,成为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和社会心理。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都有高低层次之分。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方面对社会存在和个人的活动起着能动作用和指导作用,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贯通,相互转化。个人意识在社会意识熏陶下形成,而个人的意识一旦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成为众人信念以后,就纳入社会意识范畴,成为全社会精神财富。 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个人意识 与“群体意识”相对。从意识的主体角度对社会意识结构的一种划分。个人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独特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经历的反映,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差别性。群体意识指一定的人群所结成的社会共同体(团体、政党、阶级、民族以至整个社会)的共同意识,是对各种群体共同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和社会经历的反映,是群体实践的产物。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群体社会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