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L • lián • 连
词条 | 连横 |
释义 | 连横 连横(lián hénɡ) 亦作“连衡”。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奉事秦国,叫“连横”,同苏秦的“合纵”相对。《国策·齐策一》:“张仪为秦连横。”《史记·秦始皇本纪》:“外连衡而斗诸侯。”参见“合纵连横”。 出处:语词卷 • L • lián • 连 连横(1878—1936) 清末民国间诗人、学者。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福建台湾(今台湾台南)人,祖籍福建龙溪(今龙海)。不事科举。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入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绪三十一年在厦门创办《福建日日新报》,宣传民族革命。该报被查封后回台湾,与林朝崧等组织诗文社栎社。民国十三年(1924年)创办《台湾诗荟》月刊。民国十六年在台北开办雅堂书局。一生常往返于大陆、台湾,又数次游历日本。终定居上海。为近代著名的台籍爱国诗人、学者,所编撰的《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另有《剑花室诗集》、《雅堂文集》、《大陆游记》等。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清代作家 连横(1878—1936) 史学家、诗人。字武公,号雅堂,台湾台南人。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军进占台湾,他搜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史料,有反清爱国思想。曾任《台南新报》和《台湾新闻》汉文部主笔。1905年在厦门创刊《福建日日新闻》。1914年被清史馆聘为名誉协修。1918年完成《台湾通史》(三十六卷),仿正史体裁,专记台湾历史。1924年创办《台湾诗荟》月刊。1931年举家定居上海。对史学、文学、语言学和民俗学等均有较深研究。另著有《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大陆游记》等,编有《雅堂丛刊》。 出处: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史学史 • 史料 • 史 学 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