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文体名。南朝沈约谓:“连珠者,盖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形式短小,多骈偶而用韵,借比喻以见义。今所见以汉扬雄《连珠》为最早。继作者有演连珠、拟连珠、畅连珠、广连珠等称。《魏书·李先传》有“韩子连珠二十二篇”之说,当指《韩非子》内外储说中词义连贯的文辞,并非文体之称。
❸比喻连续不断的声音等。如:连珠炮;捷报连珠似地传来。
出处:语词卷 • L • lián • 连
词条 | 连珠 |
释义 | 连珠 连珠(lián zhū) ❶连成一串的珍珠。《汉书·律历志》:“明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❷文体名。南朝沈约谓:“连珠者,盖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形式短小,多骈偶而用韵,借比喻以见义。今所见以汉扬雄《连珠》为最早。继作者有演连珠、拟连珠、畅连珠、广连珠等称。《魏书·李先传》有“韩子连珠二十二篇”之说,当指《韩非子》内外储说中词义连贯的文辞,并非文体之称。 ❸比喻连续不断的声音等。如:连珠炮;捷报连珠似地传来。 出处:语词卷 • L • lián • 连 连珠 文体名。南朝沈约谓:“连珠者,盖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形式短小。多骈偶而用韵,借比喻以见义。今所见以汉扬雄《连珠》为最早。继作者有演连珠、拟连珠、畅连珠、广连珠等称。《魏书·李先传》有“韩子连珠二十二篇”之说,当指《韩非子·内外储说》中词义连贯的文辞,并非文体之称。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连珠 亦称“连珠式”“连珠体”。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也是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南朝沈约谓:“连珠者, 盖谓辞句连续, 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形式短小。多骈偶而用韵, 借比喻以见义。今所见以汉扬雄《连珠》为最早。继作者有演连珠、 拟连珠、 畅连珠、 广连珠等称。《魏书·李先传》有“韩子连珠二十二篇”之说, 当指《韩非子·内外储说》中词义连贯的文辞, 并非文体之称。中国严复曾以联珠(连珠)作为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译名。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中国逻辑史 连珠 即“顶真”。 出处:语言学卷 • 修辞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