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卷 • 国际法 • 国际组织与条约
词条 | 外层空间条约 |
释义 | 外层空间条约 外层空间条约 《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层空间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的简称。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967年1月27日分别在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签署。1967年10月10日起生效,无限期有效。该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有“空间宪法”之称。规定了从事航天活动所应遵守的10项基本原则。规定各国皆有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自由;各国不得将外层空间占为己有;不得在绕地球的轨道上、天体(星球)、外层空间放置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禁止在天体上建立军事基地和进行军事演习;利用外层空间应避免对地球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等。中国于1983年12月30日加入该公约。有成员国98个。 出处:法学卷 • 国际法 • 国际组织与条约 外层空间条约 全称《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活动应循原则的条约》。外层空间法的基础条约。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967年10月10日生效。规定宇宙航行活动中应遵循的10项原则:为所有国家谋福利,自由探索和利用空间,不得将空间据为己有,不在空间布设核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各国承担空间活动的国际责任,载人宇航发生事故时救援宇航员并送还发射国,发射国对其所登记宇航器有管辖和控制权,宇航器登记,保护空间环境,国际合作互助。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空间科学技术 • 总 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