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属国之臣。指臣服于本国的外国,即藩属。《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权(孙权)前对浩周,自陈不敢自远,乐委质长为外臣。”
❸方外之臣。指隐居不仕者。白居易《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诗:“汉容黄绮为逋客,尧放巢由作外臣。”
出处:语词卷 • W • wài • 外
词条 | 外臣 |
释义 | 外臣 外臣(wài chén) ❶古代卿大夫对别国君主的自称。《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于君……他国之人,则曰外臣。”《左传·成公三年》:“以赐君之外臣首(荀首)。”这是晋国知█对楚王说的话;首,知█父名。 ❷属国之臣。指臣服于本国的外国,即藩属。《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权(孙权)前对浩周,自陈不敢自远,乐委质长为外臣。” ❸方外之臣。指隐居不仕者。白居易《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诗:“汉容黄绮为逋客,尧放巢由作外臣。” 出处:语词卷 • W • wài • 外 外臣 ❶春秋、战国时列国大夫、士对别国君主的自称。《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于君”,“他国之人,则曰外臣。” ❷汉代对有朝请贡纳关系之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称呼。《汉书·匈奴传》:“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困,宜使为外臣,朝请于边。’”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