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Q • qiū • 秋
词条 | 秋官 |
释义 | 秋官 秋官(qiū ɡuān) 《周礼》六官,称司寇为秋官,掌刑狱。唐武则天时一度改刑部为秋官,旋复旧称。后世亦以秋官为刑部的通称。唐宋至明清间设秋官正等,为主管天文历法之官。 出处:语词卷 • Q • qiū • 秋 秋官 ❶官署名。(1)西魏、北周秋官府简称。(2)刑部别称。(3)太平天囯置,即刑部。 ❷官名。(1)传说颛顼所置五官之一。(2)《周礼》六官之一。后代沿用称刑部或其长官。(3)明初四辅官之一。(4)太平天囯刑部正副长官、朝内官秋官属官员统称。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秋官 官名。《周礼》分设六官,称司寇为秋官,掌刑狱。据《尚书》、《左传》等文献记载,在周武王、周公时,司寇已是王朝的高官。有大司寇和小(少)司寇之分,大司寇为六卿之一,少司寇为六卿以外之卿官,其地位也很高。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多仿设。《左传》记,春秋时,周王室和鲁、宋、晋、齐、郑、卫、虞等国都置有司寇之官。其职责是驱捕盗贼和据法诛戮大臣等等。战国时不少国家仍名刑官为司寇。《荀子·王制》有:“抃急禁悍,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变,奸邪不作,司寇之事也。”《史记·赵世家》记,武灵王时公子成与李兑平公子章之乱后,公子成为相,李兑为司寇。司寇为稍低于相的高官。后代不设司寇,以刑部尚书名之。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古 代 秋官 《周礼》记周代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以司寇为秋官,掌刑狱。唐武则天时一度改刑部为秋官,旋复旧称。后世亦以秋官为刑部的通称。 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