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词条 | 阿多诺 |
释义 | 阿多诺 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1903—1969) 德国哲学家、音乐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音乐学。后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1928—1931年在维也纳任音乐刊物《破晓》编辑。1933年纳粹执政后流亡国外,先在英国,后在美国任教。1950年回国。1953年继霍克海默尔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倡导“否定辩证法”,提出“社会学批判理论”,并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音乐学。主要著作有《新音乐的哲学》《音乐社会学导论》《否定的辩证法》《社会批判论集》《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尔合著)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音乐学。后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1933年后流亡国外,先在英国,后在美国任教。1950年回国。1953年继霍克海默尔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倡导否定辩证法,提出社会学批判理论。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的工业社会,所崇尚的工具合理性与人的内心价值之间具有不可消解的根本冲突。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科技在对自然的支配中已包括着对人的支配,因此在现存制度内拯救人的价值是不可能的。主张对现存事物采取否定的批判态度。认为,社会学研究主体,在研究过程中应把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切身体验考虑进去,即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可避免地会介入所研究的社会过程,并成为各种力量争夺的对象。主要著作有《音乐社会学导论》、《否定的辩证法》、《社会批判论集》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人 物 • 德 国 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1903—1969) 德国哲学家、音乐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音乐学。后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1928—1931年在维也纳任音乐刊物《破晓》编辑。1933年纳粹执政后流亡国外,先在英国,后在美国任教。1950年回国。1953年继霍克海默尔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倡导“否定辩证法”,提出“社会学批判理论”,并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音乐学。主要著作有《新音乐的哲学》《音乐社会学导论》《否定的辩证法》《社会批判论集》《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尔合著)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德 国 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 德国哲学家、音乐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之一。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音乐学。后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工作。1928—1931年在维也纳任音乐刊物《破晓》编辑。1933年纳粹执政后流亡国外,先在英国,后在美国任教。1949年回国。1953年继霍克海默尔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倡导“否定辩证法”,提出“社会学批判理论”,并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音乐学。主要著作有《新音乐的哲学》、《音乐社会学导论》、《否定的辩证法》、《社会批判论集》、《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尔合著)等。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文化 • 文化事业 • 人物与著作 阿多诺(Theode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 德国哲学家、音乐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其音乐学研究主要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音乐哲学和现代性问题,始终将音乐放在与社会的特定关系中来揭示音乐的本质,是其整个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灵魂。注重将深层的哲学反思同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及审美相结合,从中揭示音乐艺术的哲理内涵与人文蕴意,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批判精神。音乐著作有《新音乐的哲学》、《音乐社会学导论》、《贝多芬:音乐哲学》、《探索瓦格纳》、《马勒》等。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人物 • 外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