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中国逻辑史
词条 | 中国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逻辑讨论 |
释义 | 中国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逻辑讨论 中国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逻辑讨论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中国学术界展开的一场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的广泛讨论。其主要内容涉及形式逻辑的对象、作用、客观基础以及形式逻辑的修正、改造和发展等问题,同时也涉及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关系的问题。这场讨论实质上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所展开的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辩证逻辑关系的论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讨论的内容主要围绕这几个问题:(1)形式逻辑与辩证法是不是同一系列的学问,二者的关系是主从关系(辩证法是主,形式逻辑是从)还是初等和高等的关系(形式逻辑是初等逻辑,辩证法、辩证逻辑是高等逻辑);(2)认定形式逻辑只是规定推论过程的,“对于事物自身并没有增加什么说明和解释”,是否就意味着否定形式逻辑有客观基础?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究竟是什么?(3)推理形式的正确性与前提内容的真实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形式逻辑管不管思维的内容?如何管?(4)形式逻辑的功用是什么?它是推理、论证的工具,还是认识的方法?运用形式逻辑能否获得新的知识?(5)形式逻辑是否需要修正和改造?如何修正和改造?这场讨论延续了十余年。通过这场讨论,中国学术界加深了对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一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也在讨论中逐步消除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出处:哲学卷 • 逻 辑 学 • 中国逻辑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