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战争
词条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
释义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简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相继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影响、协助和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来,由分散的游击队,先后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共11个军,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2年1月,日军向上海进攻,中国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等部在上海人民支援下,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一再呼吁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直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铺平了道路。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发动进攻,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从此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了共产党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人民军队执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军事战略方针,担负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作战、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基本任务。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题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8月25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10月12日,南方八省[琼崖(今海南)地区除外]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中国国民党军队实施战略防御在正面战场上节节抵抗。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华北、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先后取得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今属山西)、蒋家河口、韦岗(今属江苏镇江)等战斗的胜利,并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军队以一部兵力在华北作持久抵抗,集中兵力于华中力保上海、南京,先后在上海、忻口(今属山西)、台儿庄(今属山东枣庄)等地给日军以打击。但在武器装备优势的日军进攻下,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相继失守,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由于战线太长,人力、物力、财力又大量消耗,被迫停止战略进攻,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日本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逐渐加强对敌后战场的军事进攻。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成立傀儡政府。国民党当局从全国抗战初期比较积极抗日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先后与日军进行了南昌、长沙、桂南、豫南、枣宜、上高、中条山、浙赣和常德等战役,消灭了大量日军,基本上守住了阵地;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游击战争,积极打击日伪军,先后取得香城固、齐会、陈庄、黄土岭、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和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斗争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和同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作战,同时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战胜了严重困难。1944年,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由于国民党当局避战,致豫、湘、桂等省大片国土丢失。抗日根据地军民从1944年起,展开声势浩大的攻势作战,将日伪军压缩包围于主要城市和交通线上。至1945年8月,解放区扩大到近100万平方千米,拥有1亿多人口,部队发展到91万余人,民兵220万人,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向中国东北日军占领区出兵。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8月10日和11日,朱德连续发布对日军展开全面反攻及受降等7道命令,各解放区军民立即展开向日伪军的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共毙伤俘日军155万余人,伪军118万余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中国人民伤亡3 120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380万人,总计伤亡3 500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1 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战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