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朗格
释义
朗格
朗格Fritz Lang1890—1976  德国电影导演。生于奥地利。曾在维也纳、慕尼黑等地学习美术。1917年起从事电影工作,执导的影片有《混血儿》、《蜘蛛》、 《疲倦的死》、《赌徒马布斯博士》、《尼伯龙根之歌》、《大都会》、《间谍》、《M》等。后流亡法国、美国,导演《狂怒》、《你只活一次》、《杀人者死》等影片。50年代回到联邦德国,拍摄《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只眼睛》等影片。
出处:戏剧电影卷 • 电  影 • 外国电影家
朗格Konrad Lange 1855—约1921  德国艺术史家、美学家。历任哥廷根大学、哥尼斯堡大学、杜宾根大学教授。1901年出版《艺术的本质》一书。提出幻觉说,认为游戏、艺术和艺术欣赏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欺骗”,使人在幻觉中得到不带实用利害感的快乐。主要著作还有《论艺术哲学的方法》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朗格Johann Joachim Lange 1670—1744  德国神学家、哲学家,虔诚派的主要传布者。在神学上,反对政权干涉宗教活动,反对教徒陷于教义争论,主张以读经、祷告、讨论主日讲义以提高教徒的内心信念,达到虔诚的目的。在哲学上,反对莱布尼茨和沃尔弗的哲学理论,认为理性不能把握真理,知识的确实性来源于内在经验、感情和本能,认为有限理性所不能探究的可以在宗教信仰的感情中感受到。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近代哲学 • 人 物 • 德 国
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1828—1875  德国哲学家,早期新康德主义者。曾就读于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曾任苏黎世大学、马堡大学教授。以当时的感官生理学解释康德学说,认为人的全部经验、一切规律性、因果性、必然性都由人的组织器官决定。由此否定康德“自在之物”是客观存在的观点。用生理学唯心主义来论证康德哲学,开新康德主义者从右面批判康德的先河。主要著作有《唯物主义史》《逻辑论文集》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德 国
朗格Carl Georg Lange1834—1900  丹麦医生、生理学家。生于沃丁堡。1859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885年在《论情绪》一书中提出情绪的外周说,即情绪的发生与内脏变化有关,是对循环系统活动的知觉。这一学说与1884年詹姆斯提出的情绪学说基本一致,故后人称之为詹姆斯-朗格情绪学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关于情绪生理机制的学说。著作还有《对感官快乐生理学的贡献》(1889年)。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