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少数民族文学 • 口传文学作品
词条 | 望夫云 |
释义 | 望夫云 望夫云 白族民间传说。流传于云南大理白族地区。据《大理府志》载:“俗传昔有人贫困,遇苍山神授以异术,忽生肉翅,能飞。一日,至南诏宫,摄其女入玉局峰为夫妇,凡饮食器用,皆能致之。后问女安否?女云:‘太寒耳。’其人闻河东高僧有七宝袈裟,飞取之。及还僧觉,以法力制之,遂溺死水中。女望夫不至,忧郁死。精气化为云,忽起忽落,若探望之状。此云起,洱河即有云应之,扬风大作,舟不敢行,人因呼为望夫云,又呼为无渡云。”民间传说的故事与此大抵相同,但主人公身份有宫女、公主、学生、猎人等多种说法。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少数民族文学 • 口传文学作品 望夫云 白剧剧目。杨明、陈兴、张继成据白族同名民间传说改编。1980年首演。古代南诏公主阿凤与苍山猎人阿龙相爱,南诏国王请罗荃法师作法,幽禁阿凤。阿龙在凤羽仙帮助下,救出阿凤,逃至苍山。罗荃法师雪困苍山,把阿龙打入洱海,变为石骡。阿凤望夫不归,化为白云,飘浮在苍山玉局峰顶。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剧 本 • 昆曲、京剧及地方戏 望夫云 白族民间传说。相传产生于唐南诏时期,长期流传于云南大理地区,方志亦有所记。有多种不同情节,较普遍的为:南诏王有位公主,为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与苍山一青年猎人相恋成婚,但遭其父及法师的迫害,猎人葬身洱海化为石骡,而公主也忧愤而卒化作一朵白云,于每年夏历八九月间,云浮峰顶,掀起风暴,吹开洱海之水直至现出石骡乃止。歌颂了白族青年男女为追求纯真爱情和渴求自由婚姻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被创作成长诗、短诗、歌剧、京剧、滇剧、白剧及电影文学剧本。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西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