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科甲
释义
科甲
科甲kē jiǎ  科举。汉唐两代考选官吏后备人员分设甲、乙、丙等科,后世因此称科举为科甲。《醒世恒言·张廷秀逃身救父》:“他虽是小家出身,生得相貌堂堂,人材出众,况且又肯读书,做的文字人人都称赞,说他定有科甲之分。”
出处:语词卷 • K • kē • 科
科甲  科举别称。汉代设科射策,岁试博士弟子,分为甲、乙、丙、丁四科,以区分等第,区别授官。《汉书·儒林传》记载平帝时课试博士弟子,甲科者为郎中,乙科者为太子舍人,丙科者补文学掌故。唐代进士科考试亦以所试策与帖经通过多少分为甲乙之科,以示等第。宋代以后又将取中进士分为一、二、三甲。后世因称科举为科甲,考试登第为登科甲,经考试取中举人、进士等为科甲出身。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科甲  汉、唐取士有甲乙等科,《汉书·萧望之传》谓望之于宣帝时射策甲科为郎。又同书《儒林传》谓平帝时岁课博士弟子,甲科者为郎中,乙科者为太子舍人,丙科者补文学掌故。唐制,进士有甲乙科,以所试时务策与帖经多少为别,而实际上仅有乙科。后世因称科举为科甲,经科举考试录取者称为科甲出身。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