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会议、路线、政策 • 会议
词条 |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释义 |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于苏联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共有142人,其中正式代表84人。会上瞿秋白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组织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农民问题报告,向忠发作职工运动报告,布哈林代表共产国际作政治报告和结论。大会批判了党的领导机关的右倾和“左”倾错误,指出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以此确定了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十大纲领。大会认为当前的政治形势还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和普遍地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由于过分强调工人成分,在随后召开的第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向忠发被推举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这次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认真总结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一系列存在严重分歧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上正确的回答,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大会的缺点是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估计和相应的政策,特别是对民主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仍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在组织上片面强调党员成分无产阶级化和党的指导机关工人化。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会议、路线、政策 • 会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